太史公曰:吾尝读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感慨万千。项羽者,西楚霸王也,其勇猛无双,气盖世,然终败于垓下,自刎乌江。此非天命,实乃人谋之失也。
项籍者,下相人也。少时,学书不成,去;学剑,又不成。项梁怒之。籍曰:“书足以记名姓而已,剑一人敌,不足学,学万人敌。”于是项梁奇其志,教以兵法。籍大喜,略知其意,又不肯竟学。
秦二世元年,陈胜、吴广起于大泽乡,天下响应。项梁与籍起兵于吴中,阴使人召诸县豪杰。豪杰皆归之,得精兵八千人。项梁自为会稽守,籍为裨将。
后项梁死,章邯击楚,破杀项梁。项羽乃率军救赵,与秦军战于巨鹿,破秦军,诸侯皆属焉。遂号为“霸王”。
项羽既破秦,入关中,欲自王,而诸侯皆附之。然项羽性刚暴,不听谏言,逐义帝于江南,自立为西楚霸王,都彭城。分封诸侯,各居其地,而自尊如帝。
然其为人,虽有勇力,而无远虑。范增数谏,不听;韩信、张良等皆不得用。刘邦先入关中,约法三章,民皆悦之。项羽则屠咸阳,烧宫室,劫掠财物,民怨沸腾。
后楚汉争雄,项羽虽勇,然多疑,屡失良机。韩信背楚归汉,刘邦得天下之半。垓下之战,项羽兵败,围于垓下。四面楚歌,士卒离心,夜闻楚歌,悲愤交加。乃与虞姬饮酒悲歌,慷慨而泣。虞姬和之,自刎而死。
项羽突围至乌江,亭长劝其渡江,曰:“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十万,亦足王也。”项羽笑曰:“天亡我,岂我渡江之过?”遂自刎,年二十四。
太史公曰:项羽起于匹夫,奋臂一呼,而诸侯并起,灭秦而王。然其志大才疏,刚愎自用,终致身死国灭,悲夫!然其英雄气概,千古传颂,诚为一代豪杰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