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生活常识 >

媒妁之言的意思是什么,出处是哪里?

更新时间:发布时间:

问题描述:

媒妁之言的意思是什么,出处是哪里?,快急疯了,求给个思路吧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6-27 12:31:36

“媒妁之言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婚姻中由第三方(通常是媒人)撮合的婚姻关系。在古代社会,婚姻往往不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,而是由父母、家族或媒人安排的。因此,“媒妁之言”不仅指代婚约的媒介,也隐含着一种传统习俗和礼教规范。

一、“媒妁之言”的基本含义

“媒”指的是婚姻中的中介者,即“媒人”,而“妁”则是指“说媒的人”,两者合称“媒妁”。在古代,媒人不仅是沟通双方家庭的桥梁,还负责传递信息、协调条件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影响婚姻的成败。

“媒妁之言”原意是指通过媒人牵线搭桥而形成的婚约或婚姻。在传统文化中,这种婚姻方式被视为正当且受尊重的,因为它符合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的婚姻观念。然而,在现代语境中,“媒妁之言”有时也被用来讽刺那些缺乏个人情感基础、完全依赖外部力量促成的婚姻。

二、“媒妁之言”的出处

“媒妁之言”最早见于《诗经》和《礼记》等古代典籍中,但其作为固定搭配的表达,更多出现在后世的文献中。

其中,《礼记·郊特牲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无媒而嫁,谓之无行。”这表明在古代,没有媒人介入的婚姻被认为是不合礼法的。此外,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中也有提到“妇人无媒而嫁者,谓之失道”,进一步说明了媒人在婚姻中的重要性。

到了唐宋时期,“媒妁之言”逐渐成为固定的表达方式,并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。例如,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中就有“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。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”虽然这首诗并非直接使用“媒妁之言”,但其背后所体现的婚姻观念与这一说法密切相关。

三、现代语境下的理解

在现代社会,随着个人意识的觉醒和婚姻观念的转变,“媒妁之言”已经不再是婚姻的唯一形式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由恋爱,不再依赖媒人或家庭安排。然而,在一些地区或文化背景下,尤其是农村或传统家庭中,“媒妁之言”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。

从积极的角度来看,“媒妁之言”体现了对家庭责任和社会秩序的重视;但从消极的角度看,它也可能限制了个体的选择权和情感自由。

四、结语

“媒妁之言”作为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它不仅是一种婚姻形式,更是一种社会规范和伦理观念的体现。虽然时代在变,但了解这一概念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汇点。

无论是作为历史研究的素材,还是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参考,我们都应该以开放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“媒妁之言”这一传统概念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