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这句话出自《战国策·秦策五》,原意是说,走一百里的路,走到九十里时,其实才完成了一半。这句话常用来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,越要加倍努力,因为最后的困难往往最大,最容易让人放弃。
然而,很多人只知其前半句,却不知后半句才是真正的精髓。那么,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的下一句到底是什么?其实,原文并没有明确的下一句,但根据上下文和后世的引申,人们常常补充为:“事莫大于此,而功莫难于斯。”意思是说,这件事没有比这更重大的了,成功的难度也莫过于此。
不过,在现代语境中,这句话被广泛引用,并衍生出许多版本,比如:
- “行百里者半九十,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看到胜利。”
- “行百里者半九十,越是接近终点,越不能松懈。”
- “行百里者半九十,成功往往在最后一刻。”
这些说法虽然不是古文原句,但却很好地延续了原意,传达了坚持不懈、不轻言放弃的精神。
在现实生活中,无论是学习、工作还是创业,我们都会遇到类似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的时刻。比如,一个项目即将完成时,可能面临最棘手的问题;一场考试临近结束时,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下降的情况;一段感情走到尾声时,也许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的阶段。
这时候,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。正如古人所言: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开始,都可能成就一段伟大的旅程。而真正能走完这段旅程的人,往往是那些在关键时刻仍能咬牙坚持的人。
所以,当我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,不妨多想想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这句话。它提醒我们,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积累、去坚持。只有那些在最后关头依然不放弃的人,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。
总之,“行百里者半九十”不仅是一句古老的智慧,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。它告诉我们:人生路上,最难的不是出发,而是坚持到终点。